最新目录

消费“非常规性”增长 钢铁行业碳减排必须尽早

来源:钢铁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给出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3月20日,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

■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给出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3月20日,2021(第十二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世界钢铁协会主席、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勇表示,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钢铁产业巩固发展优势、迎接未来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起步之年。

于勇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未来行业发展需求,特别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推进低碳发展大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产业历史变迁、能源结构改善、科技创新发展各个维度,深入研究未来钢铁工业演进之路。

低碳发展是一场伟大革命,将对钢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生产、消费、能源和技术革命,进而重塑全行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强调,钢铁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约占总排放量的15%,压力巨大,必须积极谋划、尽早行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减排需要经过“碳排放达峰、稳步下降、较大幅度下降、深度脱碳”四个阶段。

“2025年前,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李新创表示。

我国粗钢产量和钢材消费量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在经济率先强劲复苏、国内强大需求带动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粗钢产量和钢材消费量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历史上首个粗钢产量超过10亿吨级的国家。

李新创认为,2020年,我国钢材消费增长是“非常规性”的,与2009年投资拉动下的钢材消费高增长十分相似,要冷静看待钢材消费高增长。

“我国钢材消费增长可能导致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难度增大,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供需失衡,可能导致钢铁行业的投资过热,可能导致资源保障的难度加大。”李新创分析。

钢铁行业在碳达峰行动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指出,从战略视野上看,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命题将是共同的,这就是向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应该走高质量、减量化发展道路,钢铁企业要走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发展道路,要高度重视脱碳化。

李新创强调,钢铁行业在碳达峰行动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不同层面钢铁行业均是重点关注领域,但钢铁低碳转型面临挑战。一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高-转长流程工艺结构占主导地位,能源结构高碳化,煤炭、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二是产量大: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2020年占比57%;三是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具有冶炼能力企业达500多家,并且结构、水平差异大;四是钢铁碳排放机理复杂:主要涉及能源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电力和热力消耗,所对应的间接排放等多种碳排放机理。

事实上,根据胡文瑞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如火如荼,有近300家钢铁企业和6.2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最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改造。

为世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应正确把握工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保障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工业要有责任担当,要调整产业、能源和产品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开发应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确保产业安全。

于勇要求,我国钢铁行业要凝聚全行业智慧和力量,在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勇担重任,作出积极贡献,为世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用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钢铁造福人类,实现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1年,我国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钢铁项目备案等重要文件将出台,特别是钢铁行业“十四五”发展纲领性文件《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指引并推动我国钢铁工业加快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钢铁》 网址: http://www.gtbjb.cn/zonghexinwen/2021/0324/750.html



上一篇:海洋堂推出惊奇山口式023EX钢铁蜘蛛侠黑Ver.可动
下一篇:碳中和主题带动钢铁等板块铁树开花,基民布局

钢铁投稿 | 钢铁编辑部| 钢铁版面费 | 钢铁论文发表 | 钢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钢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