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架桥通河的钢铁健儿 ——《历史不会忘记》之(3)

来源:钢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老船工见此情形,脱下衣服,要下到水中,李长生再三的劝他: “老人家,你还是在岸上指挥,就让年轻人下去吧!” “就是啊,大伯,你年纪大了,还

老船工见此情形,脱下衣服,要下到水中,李长生再三的劝他:

“老人家,你还是在岸上指挥,就让年轻人下去吧!”

“就是啊,大伯,你年纪大了,还是让我们去吧,水里太危险。”

老人不理他们,一边把绳子拴在自己腰上,一边往水里走,乐呵呵地说:“你们放心,我身体好得很,绝对不比你们后生娃娃差,我几年在水里漂,水都怕我呢。”说完跳到了水里。

众人拗不过他,只得让老人下河。大家赶紧拉紧绳子。李长生小声叮嘱了拉绳的同志:一等老人站不稳了,就把他迅速拉上来。

老人的做法,更激起了大伙早日啃下这个硬骨头的决心,年轻汉子们争着下河去,河中的人还没有拉上岸,另一个人就都站在了河沿上。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人,使得克服困难也变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由于长时间在水中劳作,工人们皮肤都被水漂得白白的。回旋在磨盘上的激流回过来,溅起一串串浪花,眯住了眼,扑入了口鼻,让人喘不过气,可工人们没把他当一回事,浪花一退,又马上举起手中的铁锤,叮叮当当地凿着炮眼。

经过半个多月的苦战,工人们终于在磨盘石四周凿了一圈深深的炮眼,满满的填上炸药。

随着一声巨响,盘旋在水中数千年的磨盘石,被炸成了碎片,高高地飞上半空,又快速地落下来,静静地沉入水底。

水面一下子变得宽阔了,回旋冲荡的漩涡不见了,喧腾的水声消失了,水流变得是那样的平稳。

工人们激动地抱在一起,笑啊,跳啊,那高兴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

李长生也高兴地笑了。这块硬骨头,终于被他们啃下了。

工人们以战天斗地的雄心,征服大自然的勇气,毛滩子傍西河道的船槽掏好了,把石门坎的关门石掀掉了,青滩中流砥石粉粹了……

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河道疏通工程全线完工。看着宽阔的河面,往日里桀骜不驯的河水,如今平缓地流淌,此时显得是那样的温柔,工人们打心眼里高兴。一只只木船,在河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弋。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水域疏通后,载重五六万斤的木船可在河面上自由地通航了,水运的船工也就越来越多。

1934年春,川陕省委号召各县、区修补旧船只,大力制造新船,发展水运,打破经济封锁。

刘湘六路“围攻”后,红军开始收缩阵地,将苟家湾兵工厂、西寺枪厂、造币厂、石印局、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总经理部、以及川陕省委、省苏维埃、省总工会等机关全都迁到苦草坝,并准备进一步迁移到巴中去。大部分物资和机器设备,都是从新开辟的水路上运输。

兵工厂工会委员长马永同和先期到达的工厂同志在苦草坝码头迎接水运而来的机器设备,看着河面上几十船满载着机器物资的木船,回想起以前人工搬运的种种艰难,激动地对身边地同志说:

“这就是那些疏河的钢铁健儿的功劳啊!”

“是啊,不走水路,至少得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运过来,现在,只需要一天就够了。”

“下边的河道,也早疏通好了。省委往巴中转移,也就方便多了。”

……

每个人,都是一脸的微笑。

从1933年底疏通河道直到1935年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有近千条木船在大河中畅通无阻。两年中,运出运进的物资达30多万吨,对整个川陕苏区战争的推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战争变化,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建立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准备于1935年春西渡嘉陵江,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师,撤离川陕苏区,彻底跳出川军的包围圈,壮大革命队伍。

为配合主力红军顺利渡江,川陕省总工会也加快了工作的步伐。三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川陕省总工会副委员长白文龙率水兵连,抵达了位于旺苍王渡场的造船厂,这些工人平时都分散在全省各个县的造船厂里,他们都是接到了紧急命令赶过来的,到现在为止,他们都还不知道集结的任务是什么。

一到王渡场,白文龙便召集全体工人,开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会,传达了上级的命令。

“同志们,为了配合主力红军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我们正一步步撤离川陕苏区。”

他看了看台下一张张坚毅的脸,每个人眼里充满着坚定的目光,留恋只留在心底。他心里清楚,这些优秀的工人,大都是从通(江)、南(江)巴(中)跟随红军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们的根在“通南巴”。现在,马上要离开苏区,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的难受。

文章来源:《钢铁》 网址: http://www.gtbjb.cn/qikandaodu/2020/1224/457.html



上一篇:父亲的家规
下一篇: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研究

钢铁投稿 | 钢铁编辑部| 钢铁版面费 | 钢铁论文发表 | 钢铁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钢铁》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